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心理驿站 >> 心理百科 >> 正文
心理百科
从“心”启航丨敲重点,握住入学适应之旅的钥匙!
发布时间: 2024-09-11  浏览次数:

秋风明月,人间九月。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,我们一同在商师校园相逢,新起点,新开始,你是欣喜期待还是焦虑迷茫呢?为了帮助大家顺利过渡到大学生活,我们准备了一份“心”生攻略,快来打开看看吧!

一、环境与生活适应篇

1. 逐渐熟悉校园环境

初入大学,对陌生环境感到不太适应,这是很正常的现象,多走走、多看看,能让你更快融入其中。大家可以试着和同学、室友一起探索校园,熟悉宿舍公寓楼、学院楼、教学楼、餐厅、图书馆等位置。当你对学校越来越熟悉的时候,安全感也会越强,开学的不适感也会随之减轻。

2. 培养独立能力

从高中过渡到大学,也意味着同学们的身份由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,这就要求大家要从思想上慢慢独立,在一些选择上自己去拿主意,不要期待事事都有人帮你。其次,培养生活自理能力,包括学会自己安排饮食和作息、整理内务、购买物品、做好个人卫生、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费等。

二、情绪管理篇

1. 接纳与正视情绪

刚进入新的环境学习生活,不少同学会出现焦虑、孤独甚至迷茫等不舒服的情绪。大家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情绪反应和状态是非常正常的,不强迫自己立刻适应大学生活。接纳这些情绪的发生,而不是忽视或者压抑它们,理解这是我们成长的自然过程,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应对,这种负面情绪就不会一直持续。

2. 学习情绪调节的方式

当负面情绪来临时,大家可以选择尝试以下方法平复心绪:深呼吸或者正念,直到自己冷静下来;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活动,如看书、听歌、画画等;做一些运动,释放压力;写日记、向信任的人倾诉等。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调节情绪或情绪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生活和学习,建议你及时寻求学校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。

三、人际关系篇

1. 积极融入集体生活

大学里的集体生活丰富多彩,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,大家可以去参与一些班级活动、社团活动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,拓宽自己的视野,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。在集体活动中,同学们将有更多机会结交合拍的“搭子”,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。

2.努力建设宿舍“小家”

与来自不同成长背景的同学共处一室,难免会存在思维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,大家要试着去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,在遇到问题时尽量及时沟通,换位思考,避免自我中心主义。为了减少矛盾,宿舍全体成员可以共同商量制定“舍规”,包括日常作息、卫生轮班等,维护和谐的宿舍环境。

3.保持与家人朋友的联系

在课余时间,大家可以多主动与家人、朋友进行一些互动,分享自己在学校的喜悦、困惑和挑战,以减少思乡之情带来的负面情绪。在一些重要的决策选择上,如专业方向、考证、参与比赛竞赛等方面,也可以听一听他们的经验和建议,帮助自己做出恰当的决定。

四、学习提升篇

1. 了解大学的学习模式

与高中的学习相比,大学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,大家有更多的自由来选择课程、安排学习时间;而且,大学课程通常比高中更深入、更专业,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绩,仅靠课堂的学习还远远不够;同时,大学也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,参与实践活动或科研项目是非常有益的;再者,大学的考核评估方式更为多元化,除了考试与作业外,线上学习、个人展示、小组汇报等方式也比较常见。

2. 自主学习与善用资源

通过与老师或学长学姐的沟通,大家可以了解到自己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要求,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攻略,此外,同学们也可以寻找“学习搭子”互相督促学习。值得建议的是,大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、网上优秀的开放课程等资源帮助自己提升学习效率。另外,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合理安排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或者学习动机过强,疲惫内卷。

3. 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

如果有意愿,你可以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担任班干部或参与学生组织,在岗位上负责任地做事,真正地服务同学,学习平衡学业与工作的时间,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。另外,大家也可以有选择地考取一些含金量高的证书,如英语四六级、教师资格证等,有限度地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竞赛、比赛活动。

亲爱的24级小萌新们,大学是一个成长与蜕变的阶段,希望大家都能慢慢调整心态,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,爱护自己的身心健康,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,开启追梦新学期!

(一审:郭婉霞  二审:卢剑平  三审:韩坤)



下一条:收“心”有方丨一键解锁属于你的“假期综合征”治愈指南!

商丘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地址:商丘市平原中路55号

电话:0370-3111685   邮编:476000